⒈ 優(yōu)點(diǎn)不能遮蓋缺點(diǎn)。
例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?!抖Y記·聘義》
英the defects do not obscure the virtue;
⒈ 原謂玉之性,美與惡不互相掩蓋,后多比喻優(yōu)點(diǎn)不能掩蓋缺點(diǎn)。
引《孔子家語·問玉》:“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,忠也。”
《禮記·聘禮》作“瑜不揜瑕”。 鄭玄 注:“瑕,玉之病也。瑜,其中間美者。”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進(jìn)士歸禮部》:“昂(李昂 )因曰:‘觀眾君子之文,信美矣;然古人云:瑜不掩瑕,忠也。其有詞或不典,將與眾評之若何?’”
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二:“雖盛 唐 名家,亦有罅隙可議,所謂瑜不掩瑕是也。”
樊增祥 《<東溪草堂詞選>自序》:“柳七、黃九,并負(fù)盛名,然《樂章》九卷,瑜不掩瑕。”
⒈ 玉的光澤掩蓋不住玉上的斑點(diǎn)。語本比喻優(yōu)點(diǎn)掩飾不了缺點(diǎn),含貶抑之意。五代漢·王定保。
引《禮記·聘義》:「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。」
《唐摭言·卷一·進(jìn)士歸禮部》:「然古人云,瑜不掩瑕,忠也,其有詞或不典,將與眾評之,若何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