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鼓鞴”。
⒉ 鼓動皮風囊。
⒊ 皮的鼓風囊。
引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神奇》:“其法為爐灶,使人隔墻鼓韛,蓋不欲人覘其啟閉也。”宋 洪邁 《夷堅甲志·凈居巖蛟》:“夜且半,起明燈,聞聲出龕下,如鼓韛然。”明 宋應星 《天工開物·鐘》:“其爐墊於土墩之上,各爐一齊鼓鞴溶化。”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七四:“要之天形如一箇鼓鞴,天便是那鼓鞴外面皮殼子,中間包得許多氣,開闔消長,所以説‘乾一而實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