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大唿隆”。
⒉ 形容做事虛張聲勢,很少實效。
⒈ 亦作“大唿隆”。形容做事虛張聲勢,很少實效。
引徐光耀 《望日蓮》:“敵人今日來村,不過是‘大唿隆’。真要看準目標, 佐滕 是不會這么明火執仗的。”張興義 《多年的“老疙瘩”解開了》:“沒實行責任制時,干活大呼隆,干部張嘴立規矩,閉嘴訓社員。”
⒈ 大陸地區指聲勢大卻無實效。
例如:「做事要實在,不要犯大呼隆的毛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