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設(shè)置重門,擊柝(木梆)巡夜。謂警戒森嚴(yán)。
⒈ 設(shè)置重門,擊柝(木梆)巡夜。謂警戒森嚴(yán)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重門擊柝,以待暴客。”
《管子·揆度》:“故相任寅為官者,重門擊柝不能者,亦隨之以法。”
宋 范仲淹 《宋故衛(wèi)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銘》:“民多富實,往往重門擊柝,擬於公府。”
《宋書·沉攸之傳》:“所以未具上聞?wù)撸辽希孀宰缮辍2粓D重關(guān)擊柝,覲接莫由。”
⒈ 柝,夜間打更用的梆子。重門擊柝指設(shè)置重重門戶,夜晚敲梆巡更。比喻嚴(yán)于提防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系辭下》:「引重致遠(yuǎn),以利天下,蓋取諸隨。重門擊柝,以待暴客,蓋取諸豫。」
《三國志·卷五三·吳書·薛綜傳》:「夫帝王者,萬國之元首,天下之所系命也。是以居則重門擊柝以戒不虞,行則清道案節(jié)以養(yǎng)威嚴(yán)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