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底稿草擬完成。
引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〇三回:“使者去后, 樊於期 草就檄文。”孫中山 《<民族主義>自序》:“《民族主義》一冊,已經脫稿,《民權主義》、《民生主義》二冊亦草就大部。”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二八:“他帶著好幾天前草就的鄉村師范的計劃,從這個集會里出來,又參加到那個集會里去,卻始終沒有機會提出他的計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