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弊害的所在。由于制度上或工作上的漏洞而發生的損害公益的事情。
英abuse;
⒈ 弊病產生的原因。
引宋 陸九淵 《荊國王文公祠堂記》:“指陳時事,剖析弊端,枝葉扶疎,往往切當。”
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一節:“以上三者,實為 中國 弊端之端,病源之源,所有千瘡百孔、萬穢億腥,皆其子孫也。”
⒉ 弊病。
引明 唐順之 《答符松巖郡守》:“若此法立得有下落,則自此以后,興徭作賦,設備追胥,不知省卻幾多氣力,絶卻幾多弊端。”
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商務》:“又須防同行密約,凡投票之價,預加若干,同沾餘利。種種弊端,不勝枚舉。”
⒈ 產生弊害的漏洞。也作「弊竇」。
引《福惠全書·卷九·編審部·嚴飾里胥》:「如前種種弊端,牢不可破。」
近弊病 毛病 流弊 缺點
英語malpractice, abuse, corrupt practice
德語Mangel (Wirtsch)?
法語abus, inconvéni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