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扶著頭。
⒉ 形容醉態(tài)。亦謂醉倒。
⒊ 指飲酒。
⒋ 謂酒醉醒后又飲少量淡酒用以解酲。
⒈ 扶著頭。
引元 鄭奎 妻《四時(shí)詞·冬》:“妝罷扶頭重照鏡,鳳釵斜壓瑞香枝。”
⒉ 形容醉態(tài)。亦謂醉倒。
引唐 杜荀鶴 《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》詩(shī):“無(wú)金潤(rùn)屋渾閒事,有酒扶頭是了人。”
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訣謁》:“你道俺像甚的來(lái),鎮(zhèn)日里似醉漢扶頭。”
⒊ 指飲酒。
引唐 姚合 《答友人招游》詩(shī):“賭棋招敵手,沽酒自扶頭。”
宋 辛棄疾 《武陵春·春興》詞:“草草盃盤(pán)不要收,纔曉又扶頭。”
《金瓶梅詞話(huà)》第九四回:“劉二 又早安排酒殽,上來(lái)與他姐夫扶頭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四三回:“眾禁子們,有提壺酒的,煮兩個(gè)雞子的,都拿去與 張瑞風(fēng) 扶頭。”
⒋ 謂酒碎醒后又飲少量淡酒用以解酲。
引宋 陸游 《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復(fù)來(lái)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飲江月館》詩(shī):“江驛春酲半日留,更煩送酒為扶頭。”
⒈ 醉酒。
引宋·王千秋〈水調(diào)歌頭·遲日江山〉詞:「一舉千觴盡,來(lái)日判扶頭。」
⒉ 形容昏睡初醒或精神困倦。
引宋·范成大〈秦樓月·珠簾狹〉詞:「花前苦?金蕉葉,瞢騰午睡扶頭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