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外交官員的一級,是外交代表的主要助手。外交代表不在時,一般由參贊以臨時代辦名義代理使館事務(wù)。
英counsellor;
⒈ 協(xié)助謀劃。
引《晉書·姚泓載記》:“君等參贊朝化,弘昭政軌。”
宋 歐陽修 《謝賜飛白并賜宴詩狀》:“臣本出寒儒,遭逢盛旦,誤被奬擢,參贊鈞衡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五三回:“賈雨村 補(bǔ)授了大司馬,協(xié)理軍機(jī),參贊朝政。”
⒉ 清 代於 蒙古、新疆 等地置參贊大臣,協(xié)助將軍辦理軍務(wù)。 清 末于東三省總督、 西藏 辦事大臣下均設(shè)參贊。
引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駐札大臣原始》:“治 喀爾喀 者, 烏里雅蘇臺 將軍一人,參贊大臣一人。”
⒊ 使館中僅次于使館首長并協(xié)助其工作的外交官員。使館首長不在時,一般都由參贊以臨時代辦名義暫時代理使館事務(wù)。
引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通使》:“蓋參贊為使臣之副。凡交涉大事……皆賴參贊為使臣商定而行。”
⒈ 參預(yù)謀劃。
引《南史·卷二二·王曇首傳》:「齊高帝為相,欲引時賢參贊大業(yè)。」
《紅樓夢·第五三回》:「賈雨村補(bǔ)授了大司馬,協(xié)理軍機(jī),參贊朝政。」
⒉ 職官名:(1)? 清于外蒙古、新疆等地設(shè)置參贊大臣,以輔佐將軍辦理軍務(wù)。(2)? 清末于東三省總督及西藏辦事大臣之下,各置左右參贊。(3)? 清朝于外國公使館置參贊,掌佐公使辦理外交,有一、二、三等之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