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部分竹的莖桿。也稱竹筒。因其中空,成管筒狀,故稱。通節可用以引水,截斷可制盛器等。
⒉ 指簫笛一類的竹制管樂器。
⒊ 指筆。
⒋ 竹子。
⒈ 指部分竹的莖桿。也稱竹筒。因其中空,成管筒狀,故稱。通節可用以引水,截斷可制盛器等。
引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下·甘始》“君達 號‘青牛師’” 李賢 注引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﹝ 封君達 ﹞聞有病死者,識與不識,便以要閒竹管中藥與服,或下針,應手皆愈。”
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登涉》:“又南人入山,皆以竹管盛活蜈蚣。”
⒉ 指簫笛一類的竹制管樂器。
引《書序》“王又升 孔子 堂,聞金石絲竹之音,乃不壞宅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又升 孔子 廟堂,聞金鐘、石磬、絲琴、竹管之音,以懼其神異乃止,不復敢壞宅也。”
沈從文 《邊城》一:“爺爺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的唱起來,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,振蕩在空氣里。”
⒊ 指筆。
引清 姚鼐 《題劉云房少宰<滌硯圖>》詩:“松煙竹管行拋棄,蕉白紅絲塵自封。”
⒋ 竹子。
引北周 王褒 《山池落照》詩:“竹管掩金扉,池光晦晚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