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峣”。亦作“嶤”。
⒉ 形容高而險。
⒈ 形容高而險。
引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赤城 漸微沒,孤嶼前嶢屼。”清 黃景仁 《夾石》詩:“承平既有年,空此鎮(zhèn)嶢屼。”
⒈ 山高險的樣子。
引《文選·左思·吳都賦》:「爾其山澤,則嵬嶷峣屼。」南朝梁·沈約〈桐柏山金庭館碑〉:「九重峣屼,三山璀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