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瞻仰依恃。表示對尊長的敬意。語出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?!编嵭{:“此言人無不瞻仰其父取法則者,無不依恃其母以長大者?!?/p>
⒉ 借指父母。
⒊ 敬仰依戀。
⒋ 形容聳立。
⒈ 瞻仰依恃。表示對尊長的敬意。
引語出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?!?br />鄭玄 箋:“此言人無不瞻仰其父取法則者,無不依恃其母以長大者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祭歐陽文忠公文》:“然天下之無賢不肖,且猶為涕泣而歔欷。而況朝士大夫、平昔游從,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?!?br />明 張煌言 《上監國啟》:“臣不勝惶悚瞻依之至!”
清 孫枝蔚 《贈滕縣任明府淑源》詩:“上官齊勸慰,父老最瞻依?!?/span>
⒉ 借指父母。
引王闿運 《王祭酒母鮑太夫人誄》:“少依慈訓,壯失瞻依?!?/span>
⒊ 敬仰依戀。
引宋 蘇軾 《天章閣權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》:“將往宅於靈宮,永懷攀慕;愿少安於祕殿,無盡瞻依?!?br />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二一:“湖畔徘徊,山風吹面,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賞玩。”
⒋ 形容聳立。
引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七》:“其下深壑中,始見居廬環倚,似有樓閣瞻依之狀,不辨其為公館、為廟宇也?!?/span>
⒈ 語本表示對尊長的瞻仰依恃、向往效法。
引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「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?!?br />宋·王安石〈祭歐陽文忠公〉文:「然天下之無賢不肖,且猶為涕泣而歔欷。而況朝士大夫、平昔游從,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