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驚恐。
⒈ 驚恐。
引漢 司馬遷 《報(bào)任少卿書(shū)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獸震恐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晉問(wèn)》:“文公 之霸也,援 秦 破 楚,囊括 齊 宋,曹 衛(wèi) 解裂, 魯 鄭 震恐。”
《明史·于謙傳》:“時(shí)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(méi),所餘疲卒不及十萬(wàn),人心震恐,上下無(wú)固志。”
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二:“他是把我們?nèi)跽吣脕?lái)做個(gè)榜樣,在一般學(xué)生面前顯示一番威風(fēng),好教別人震恐。”
⒈ 震驚、害怕。
引《三國(guó)演義·第四回》:「卓曰:『敢有阻大議者,以軍法從事。』群臣震恐。」
近恐懼 震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