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自行投案,承認(rèn)罪責(zé)。
例她勸他向警察自首。
英surrender; give oneself up to (the police,justice,etc.); criminate oneself; deliver oneself up; confess one's crime;
⒉ 向敵人投降告密。
例老福,好好地想想吧!向敵人自首了,還算個(gè)中國(guó)人嗎?——胡丹佛《把眼光放遠(yuǎn)一點(diǎn)》
英surrender; give oneself up to the enemy;
⒈ 自行投案,承認(rèn)罪責(zé)。 《后漢書·郅惲傳》:“惲 即起,將客遮仇人,取其頭以示 子張。子張 見而氣絶。
引惲 因而詣縣,以狀自首。”
南朝 梁武帝 《南郊大赦詔》:“各令自首,不問往罪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梁臣傳·寇彥卿》:“彥卿 見 太祖 自首, 太祖 惜之,詔 彥卿 以錢償現(xiàn)家以贖罪。”
《古今小說·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“革 子 世雄 知情與否,亦難懸斷,然觀 無(wú)為州 首詞與同惡相濟(jì)者不侔,似宜準(zhǔn)自首例,姑從末減。”
⒉ 向敵人投降告密。
引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自首之輩,當(dāng)分別論之,別國(guó)的硬漢比 中國(guó) 多,也因?yàn)閯e國(guó)的淫刑不及 中國(guó) 的緣故。”
胡丹沸 《把眼光放遠(yuǎn)一點(diǎn)》獨(dú)幕劇:“老福,好好地想想吧!向敵人自首了,還算個(gè) 中國(guó) 人嗎?”
⒈ 犯罪者于犯罪之事實(shí)尚未被舉發(fā)以前,自行向有偵查權(quán)的機(jī)關(guān)坦承犯罪,受其裁判。
英語(yǔ)to give oneself up, to surrender (to the authorities)?
德語(yǔ)ein Gest?ndnis ablegen (V, Rechtsw)?, eingestehen, sich schuldig bekennen, sich stellen (V, Rechtsw)?
法語(yǔ)se livrer à la justice, se dénoncer à la justice, renier ses opinions politiqu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