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松江。
⒉ 指太湖。
⒈ 即 松江。參見(jiàn)“松江”。
引《左傳·哀公十七年》:“三月, 越 子伐 吳,吳 子御之 笠澤?!?br />唐 陸廣微 《吳地記》:“松江 一名 松陵,又名 笠澤 ……其江之源,連接 太湖?!?br />明 梁辰魚(yú) 《浣紗記·謀吳》:“其嗣主 夫差 日講武于 長(zhǎng)洲,彼勇將 伍員 時(shí)耀兵于 笠澤?!?/span>
⒉ 指 太湖。
引清 方文 《毘陵與何次德同舟至吳門》詩(shī):“將歸 笠澤 買 吳 舠,畫(huà)舫青簾過(guò)驛橋。”
清 趙翼 《讀史》詩(shī)之一:“范蠡 既霸 越,一舸 笠澤 中,手挾 西施 去,同泛煙濛濛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