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梟與鸞。相傳梟為惡鳥,鸞為神鳥,對(duì)舉以喻惡與善、小人與君子。
⒈ 梟與鸞。相傳梟為惡鳥,鸞為神鳥,對(duì)舉以喻惡與善、小人與君子。
引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辯命論》:“然則天下善人少,惡人多,闇主眾,明君寡,而薰蕕不同器,梟鸞不接翼。”
唐 杜甫 《王兵馬使二角鷹》詩(shī):“安得爾輩開其群,驅(qū)出六合梟鸞分。”
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洛 閩 諸儒,無(wú) 孔子 之道德,而亦招聚生徒,盈千累百,梟鸞并集,門戶交爭(zhēng),遂釀為朋黨,而國(guó)隨以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