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形容姿態(tài)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(shì)。
例撫凌波而鳧躍,吸翠霞而夭矯。——郭璞《江賦》
船頭龍夭嬌?!拙右住逗臀⒅喝胀逗?jiǎn)陽明洞天》
英move gracefully;
⒈ 亦作“夭蟜”。
⒉ 屈伸貌。
引《淮南子·脩務(wù)訓(xùn)》:“木熙者,舉梧檟,據(jù)句枉,蝯自縱,好茂葉,龍夭矯?!?br />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長(zhǎng)嘯哀鳴,翩幡互經(jīng),夭蟜枝格,偃蹇杪顛。”
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 郭璞 曰:“皆猨猴在樹共戲恣態(tài)也。夭蟜,頻申也?!?br />唐 劉禹錫 《平蔡州》詩之一:“狂童面縛登檻車,太白夭矯垂捷書。”
⒊ 縱恣貌。
引《文選·張衡<思玄賦>》:“偃蹇夭矯,娩以連卷兮。”
李善 注:“夭矯,自縱恣貌也。”
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三:“余嘗見碑本,字勢(shì)夭矯,灑落奇妙。”
⒋ 木枝屈曲貌。
引《漢書·揚(yáng)雄傳上》:“踔天蟜,娭澗門。”
顏師古 注:“夭蟜,亦木枝曲也?!?br />王統(tǒng)照 《這時(shí)代》詩:“古舊的樹木被砍作柴薪再不能夭矯作態(tài)?!?/span>
⒈ 飛騰的樣子。也作「夭撟」、「夭?」。
引《文選·郭璞·江賦》:「撫凌波而鳧躍,吸翠霞而夭矯?!?/span>
⒉ 屈曲的樣子。也作「夭撟」、「夭?」。
引《淮南子·修務(wù)》:「木熙者,舉梧槚,據(jù)句枉,蝯自縱,好茂葉,龍夭矯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