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一邱”。一座小山。一座墳?zāi)埂V柑镆粎^(qū)。丘,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。
⒈ 亦作“一邱”。
⒉ 一座小山。
引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棲遲於一丘,則天下不易其樂。”
唐 李白 《金門答蘇秀才》詩(shī):“未果三山期,遙欣一丘樂。”
宋 黃庭堅(jiān) 《復(fù)庵》詩(shī):“歸來一丘中,萬事不改舊。”
清 顧炎武 《偶來》詩(shī):“偶來湖上已三秋,便可棲遲老一邱。”
⒊ 一座墳?zāi)埂?/p>
引宋 范成大 《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》之七:“幾多螻蟻與王侯,往古今來共一丘。”
清 趙翼 《仙掌路》詩(shī):“一邱兩地各爭(zhēng)高,只為填詞絶世豪。 漢 上有墳人弔 柳,漳 南多塚客疑 曹。”
劉去非 《秋日登高》詩(shī):“珠沉朱水愁千縷,血染黃花鬼一丘。”
⒋ 指田一區(qū)。丘,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。
引《古今小說·木綿庵鄭虎臣報(bào)冤》:“三分天下二分亡,猶把山河寸寸量。縱使一丘添一畝,也應(yīng)不似舊封疆。”
按, 唐 顏師古 《匡謬正俗·禹宇丘區(qū)》:“丘之與區(qū),今讀則異,然尋按古語,其聲亦同……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猶謂區(qū)為丘,亦古之遺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