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屯兵休整。
⒈ 屯兵休整。
引《漢書(shū)·韓信傳》:“當(dāng)今之計(jì),不如按甲休兵,百里之內(nèi),牛酒日至,以饗士大夫,北首 燕 路,然后發(fā)一乘之使,奉咫尺之書(shū)以使 燕,燕 必不敢不聽(tīng)。”
明 李日華 《南西廂記·許婚借援》:“將軍可按甲休兵,退一箭之地。”
亦作“按甲寢兵”。 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“公征 孫權(quán)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《九州春秋》:“吳 有 長(zhǎng)江 之險(xiǎn), 蜀 有崇山之阻,難以威服,易以德懷。愚以為可且按甲寢兵,息軍養(yǎng)士。”
⒈ 放下鎧甲和兵器,停止作戰(zhàn)。明·崔時(shí)佩、李景云也作「按甲寢兵」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卷三四·韓信傳》:「當(dāng)今之計(jì),不如按甲休兵。」
《西廂記·第一三出》:「將軍可按甲休兵,退一箭之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