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語。指能感知之心。
⒉ 方言。心思,興趣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義解五·寶亮》:“如來乘本愿以託生,現慈力以應化,離文字以設教,忘心相以通道。”唐 張說 《鄎國長公主碑》:“貝葉真偈,現心相於銀鉤。”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四:“諺曰:‘有心無相,相逐心生,有相無心,相隨心滅。’此言人以心相為上也。”
引《何典》第六回:“人説‘叫化三年,做官無心相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