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古時(shí)為了祭祀或盟約而殺牲畜。
引《周書(shū)·文帝紀(jì)上》:“﹝ 太祖 ﹞因與 元毗 及諸將刑牲盟誓,同奬王室?!?br />《新唐書(shū)·李密傳》:“鞏 南設(shè)壇場(chǎng),即位,刑牲歃血,改元 永平?!?br />《明史·李文忠傳》:“所乘馬跑地,泉涌出,三軍皆給,乃刑牲以祭。”清 周亮工 《九龍灘口號(hào)》詩(shī):“刑牲載酒拜龍頭, 安濟(jì)祠 中筶亂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