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空和滿。
⒉ 比喻事物的盛衰、消長、興亡等變化。
⒈ 空和滿。
引漢 荀悅 《申鑒·俗嫌》:“故喜怒哀樂思慮必得其中,所以養(yǎng)神也。寒暄虛盈消息必得其中,所以養(yǎng)神也?!?br />南朝 梁 沉約 《冬節(jié)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》詩:“廉公 失權勢,門館有虛盈。貴賤猶如此,況在曲池平。”
唐 張九齡 《上姚令公書》:“至於合如市道, 廉公 之門客虛盈;勢比雀羅,廷尉之交情貴賤?!?/span>
⒉ 比喻事物的盛衰、消長、興亡等變化。
引三國 魏 阮籍 《答伏義書》:“若良運未協(xié),神機無準,則騰精抗志,邈世高超……齊萬物之去留,隨六氣之虛盈?!?br />晉 潘岳 《思子》詩:“造化甄品物,天地代虛盈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寄題眾樂亭》詩:“籃輿晨出誰與適,坐與萬物觀虛盈。”
鄭澤 《雜詩答鈍庵》之一:“萬物更變幻,至道無虛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