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水上航行。謂游水。水流動(dòng)。即水德。
⒈ 水上航行。
引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夫水行莫如用舟,而陸行莫如用車。”
《史記·夏本紀(jì)》:“陸行乘車,水行乘船。”
《晉書·傅玄傳》:“大將軍 茍晞 表請(qǐng)遷都,使 祗 出詣 河陰,修理舟檝,為水行之備。”
⒉ 謂游水。
引《新五代史·吳越世家·錢鏐》:“水軍卒 司馬福 多智而善水行。”
清 黃鷟來(lái) 《雜詩(shī)》:“水行剸蛟龍,陸出截虎兕。”
⒊ 水流動(dòng)。
引《易·說(shuō)卦》“為溝瀆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取其水行無(wú)所不通也。”
唐 韓偓 《秋村》詩(shī):“空坡路細(xì)見騎過(guò),遠(yuǎn)田人近聞水行。”
⒋ 即水德。參見“水德”。
引《南齊書·高帝紀(jì)下》:“豈其天厭水行,固已人希木德。歸功與能,事極乎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