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詩(shī)·邶風(fēng)·匏有苦葉》:“雝雝鳴雁,旭日始旦,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?!泵珎鳎骸坝河?,雁聲和也。納采用雁,旭日始出,謂大昕之時(shí)?!编嵭{:“雁者,隨陽(yáng)而處,似婦人從夫,故昏禮用焉?!焙笥谩傍Q雁”指嫁娶之事。
⒉ 鳴啼的大雁。
⒊ 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杞縣北。
⒈ 后用“鳴雁”指嫁娶之事。
引《詩(shī)·邶風(fēng)·匏有苦葉》:“雝雝鳴雁,旭日始旦,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?!?br />毛 傳:“雝雝,雁聲和也。納采用雁,旭日始出,謂大昕之時(shí)?!?br />鄭玄 箋:“雁者,隨陽(yáng)而處,似婦人從夫,故昏禮用焉。”
北周 庾信 《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志銘》:“三星照夜,佇稽鳴雁之期;七日秉秋,坐廌飛皇之兆?!?br />倪璠 注:“婚姻六禮皆用雁,故云鳴雁之期。”
⒉ 鳴啼的大雁。
引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九:“鳴雁飛南征,鶗?shū)_發(fā)哀音?!?br />南朝 宋 范泰 《九月九日》詩(shī):“勁風(fēng)肅林阿,鳴雁驚時(shí)候。”
宋 陸游 《冬晴》詩(shī):“鳴雁過(guò)長(zhǎng)空,纖鱗泳清池?!?/span>
⒊ 古地名。在今 河南省 杞縣 北。
引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衞侯 伐 鄭,至于 鳴雁,為 晉 故地?!?br />楊伯峻 注:“鳴雁 在今 河南 杞縣 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