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原指科舉考試時(shí),設(shè)立各種科目,分科取士。后即指科舉制的開考。
⒉ 謂開口說話。
⒊ 開場(chǎng)道白。
⒈ 原指科舉考試時(shí),設(shè)立各種科目,分科取士。后即指科舉制的開考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彼時(shí)南省開科,紛紛舉子多來扣問得失。”
康有為 《聞?shì)膱@居士欲為政變說部詩(shī)以速之》:“頃者開科買士心,秀才得意羣呻吟。”
粵劇《搜書院》第五幕第二場(chǎng):“謝某 雖小總是朝廷器脈,書院雖小有助取士開科。”
⒉ 謂開口說話。
引《醒世恒言·金海陵縱欲亡身》:“貴哥 在傍,把嘴一努,那女待詔就知其意,口兒開科説道:‘夫人,頭垢氣色及時(shí),主有喜事臨身。’”
明 高瑞南 《十樣錦·斷弦愁》套曲:“鬭心兵戟與戈,愁營(yíng)怨陣幾時(shí)和,恨殺是冤家誤我,賺得人那里去開科。”
⒊ 開場(chǎng)道白。
引《警世通言·福祿壽三星度世》:“本道 走來人叢外打一看時(shí),只見一個(gè)先生,把著一個(gè)藥瓢在手,開科道:‘五里亭亭一小峯,自知南北與西東。世間多少迷途客,不指還歸大道中。’”
⒈ 舉行科舉考試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三回》:「把苗子平定了,明年朝廷必定開科,大爺、二爺一齊中了。」
⒉ 說開場(chǎng)白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三六回》:「那人卻拿起一個(gè)盤子來,口里開科道:『小人遠(yuǎn) 方來的人,投貴地特來就事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