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參見:饑殍,饑殍。
⒈ 亦作“飢莩”。
⒉ 極其飢餓。
引《三國志·蜀志·許靖傳》:“漂薄風(fēng)波,絶糧茹草,飢殍薦臻,死者大半。”
⒊ 餓死者。
引清 褚人穫 《堅瓠補集·李楨像贊》:“正德 五年, 關(guān) 下大水,飢莩載涂。”郭沫若 《蜩螗集·司派狂》:“同是中華好兒女,誰寧飢莩倒路旁?”極其飢餓。饑,通“飢”。 《舊唐書·德宗紀上》:“本其所以,罪實在予,萬姓何辜,重罹饑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