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語。謂漸次修行,心明累盡,方能達到無我正覺境界。與“頓悟”相對。
引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與諸道人辯宗論》:“釋氏之論,圣道雖遠,積學能至,累盡鑒生,不應漸悟。”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義解·曇斌》:“﹝ 曇斌 ﹞初止 新安寺,講《小品》、《十地》,并申頓悟、漸悟之旨。”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六章:“頓悟、漸悟之爭,在 宋 初稱甚盛。”
⒈ 漸次證悟真理。與頓悟相對。
反頓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