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常情。
引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重釋何衡陽》:“況復(fù)道絶恆情,理隔常照。”明 張居正 《壽陳松谷相公》:“其為慶幸,萬倍恆情也。”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覺世訓(xùn)》:“此無他,顧眼前,忽長遠(yuǎn),恆情也。”梁啟超 《小說與群治之關(guān)系》:“人之恆情,於其所懷抱之想像,所經(jīng)閲之境界,往往有行之不知,習(xí)矣不察者。”
引《福惠全書·卷一·筮仕部·起程》:「互相爭嚷,亦世俗恒情耳。」